与颠覆传统汽车企业一样,小牛电动是以两轮电动车界“造车新势力”的身份于5年前在资本的助推下出世,定位高端,产品布局集中在一二线等头部城市,以时尚、智能、锂电驱动的卖点俘虏了一批忠实用户。奈何,小牛电动的瓶颈也在于此,产品高端化市场受限在头部城市却不能持续提升业绩,单价较高的小牛电动在消费水平有限的低线城市“有价无市”,下沉困难。
10月19日,是小牛电动车赴美上市一周年,前不久,小牛电动CEO李彦称,公司已推出价格相对便宜的副品牌专攻下沉市场。据称,副品牌将去智能化,保留设计美观的特点。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就当前市场格局看,爱玛、雅迪、台铃、新日等老品牌在市场深耕多年,品牌影响力及市场认知度已较稳固,小牛电动下沉势必将与之正面交锋,品牌新秀如何从传统老品牌口中争夺一杯羹,便成了小牛电动能否顺利下沉以及通过下沉提升规模效益的难点。
下沉不足
小牛电动成立于2014年,产品凭借设计时尚、智能化、锂电驱动让人耳目一新,迅速成为电动自行车企新秀,2018年10月19日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累计销售超过81万辆,在国内有上千个品牌体验店及专卖店,覆盖182个城市;同时,市场拓展至34个海外国家。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小牛电动共销售电动两轮车16.6万辆,同比增长32.4%;实现收入8.86亿元,同比增长59%,净利润0.63亿元,同比涨幅达120%;其中,二季度收入为5.3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净利润0.51亿元。连续多个年度亏损后,扭亏为盈。
小牛电动凭借互联网概念背书受到关注,同时曾因连续亏损、上市破发频遭诟病。尽管上半年扭亏为盈,但受今年4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即新国标)正式实施影响,业绩仍低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