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船、第一辆大功率内燃机车、第一台海上钻井平台……新中国成立后,一个个大国重器的建造,镌刻下蔚蓝色的大连印记。
70年来,大连作为中国工业重镇,发挥着国家工业建设排头兵和振兴东北主力军的作用。
新中国工业建设排头兵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党中央把集中力量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确定为中心任务,大力发展工业。大连发展工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大连的工业也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抗美援朝时期,大连作为中国东北的海防前哨,承担了大量的军需物资生产任务。近3年的时间生产5种规格的火箭弹、野炮和榴弹炮弹等共计144万发,无一炸膛。
上世纪60年代,大连石油七厂成功炼制出汽油、柴油、航煤、润滑油等油品以及各种化工生产原料,为加强国防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大连化物所以大庆重油为原料,仅用3年时间便成功产出新中国第一桶自主开发的航空煤油,这也是当时我国生产航空煤油的唯一技术。
不仅如此,大连还是新中国工业建设的人才库,向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支援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大连化工厂分别在上海、连云港(4.020, 0.00,0.00%)、自贡等地援建碱厂 44家;1951年,大连建新公司机关人员成建制整体调入当时设在沈阳的国家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国家航空工业部的成立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1964年开始,中船重工大连造船厂先后负责包建、援建重庆齿轮机厂、重庆造船厂等十几家单位,抽调干部、技术人员、技术工人 5786名;1965年,瓦房店轴承厂调去设备120台、职工810人筹建西北轴承总厂……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力军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拉开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序幕。
16年来,以高端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工业体系不断完善,石油化工、造船、机车、轴承、制冷设备等生产规模保持或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云计算、储能产业、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品、产业从无到有、做优做强。
成立于26年前的光洋科技是“国家级创新企业”,建有“高档数控机床控制集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行业唯一)等10余个研发平台。光洋科技研制的五轴叶片铣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格的、可加工最大叶片的专用加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