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望过去,中国已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展望未来,中国正构建《外商投资法》、“一带一路”、进博会、自贸区、自贸港的立体开放格局。
商务部部长钟山给出了一组数据: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不足300亿元增至近40万亿元;外贸总额从11亿美元增至4.6万亿美元;利用外资、对外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分别达1383亿美元和1430亿美元,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第二商品消费大国和双向投资大国。
在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亲历者们都经历了什么?他们又如何看待中国未来进一步开放的进程?第一财经记者试图用两位40后不同维度的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
深圳、入世协定敲定、“一带一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我认为有三个重要节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施一系列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打开了“大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深化改革开放的政策,最具代表的是“一带一路”倡议。
让我印象最深的,首先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984年,我作为对外经贸部西亚非洲司西非处副处长,陪同来访的加蓬总统奥马尔·邦戈赴深圳考察。在深圳走路参观7小时后,我们拿出的纪念礼品是当地出口香港的香蕉干,包装则是最简陋的那种塑料袋。说实话,我觉得有点拿不出手,毕竟位于热带的加蓬也盛产芭蕉。1992年,我刚从驻加蓬使馆商务参赞回来,再次陪他重返深圳,这次他开始惊叹,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城市的崛起。他非常高兴,亲身见证了这个过程。
第二次是1999年11月中国入世前夕,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巴舍夫斯基带队来商务部谈判,当时很艰苦,几经周折,巴舍夫斯基火了,把美方全团行李都运上车,声称要回去。应我们反复要求,在商务部东配楼谈判间,部长石广生、副部长龙永图与他们再次开启谈判。我当时是部长助理兼人事司长,在西配楼值班时,突然接到时任总理朱镕基秘书李伟的电话:“你是谁?朱总理已经快到你们门口了,赶快去把你们大门打开。”我问,石部长和龙副部长,他们知道吗?李伟回答:“他们不知道。”我刚下去开好门,车就开进来直奔会场。后来我才知道,这次谈判成功了,巴舍夫斯基在洗手间告诉了克林顿。等我回过神,一百多名记者已经在门口架起长枪短炮,一直排到长安街上。第二天记者招待会,我们找到的记者跑丢的鞋,差不多快有一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