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要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


2019-9-28 12:48:45

编者按

  中国经济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无论是制造业或服务业,科技的力量已经显现。从居民的衣食住行,再到上游制造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乃至几年时间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京东、百度、苏宁、科大讯飞(32.640, 0.20, 0.62%)、京东方等一批科技类企业的崛起,让中国的AI、零售、智能硬件等领域成为一张张标志性的国际名片;正泰集团、陕煤集团等工业类企业的发展壮大,则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几年,经济学界逐渐形成一种共识,认为中国经济的工业化阶段基本完成,逐渐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    

  比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早在2015年10月就表示,“我国过去增长之所以那么高,是因为我们处在工业化阶段。现在我们正在从工业化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还能保持那么高的经济增长率吗?不可能的。”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近日也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当前,我们观察到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已经从10%左右降到6%~7%,原因是什么?原因是经过几十年的投资高速增长,资本积累的过程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的过程也基本已经完成了。”    

  厉以宁认为,我国工业化基本完成以2015年第三季度我国第三产业占比超过50%为标志。许小年认为,中国经济个位数的增长速度是其标志。    

  统计数据显示,1952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占比为51∶20.9∶28.2,此后第一产业占比逐步降低,到2018年已降至7.2%;第二产业占比先升后降,2006年达到最高点47.9%,随后降低到2018年40.7%;第三产业占比稳步提升,2015年第三季度首次突破50%,2018年已提升至52.2%。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

  政府对中国经济的认定口径是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还提出了以振兴战略新兴产业、以“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制造强国战略。

  在这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的解读极具代表性。李毅中2018年5月在《中国经济大讲堂》公开指出,后工业化应该有三个判断标准:一是高科技产业在全世界领先,二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高端,三是城镇化已经成熟、中产阶级已经成为社会主导。

  “我们高科技制造业在全世界只占工业的12.7%,不可否认有个别领域是领先的,但总体上仍属于中低端,正迈向中高端。我们的城镇化率是58.5%,人均GDP是8000美元,中产阶级并不是社会主导。”李毅中据此认为,“我们现在是工业化的中后期。”

  李毅中还说:“我建议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要宣布已经工业化了。工业化是全国的概念、全局的概念,我们现在是工业化的中后期,2020年基本工业化,2035年全面工业化。大家要优势互补、相互依存、互动互助、协同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去年也公开表示:“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常常被称为工业化国家,说明现代化与工业化密不可分。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重新聚焦实体经济,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加强针对先进制造业的前瞻性布局,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加快部署,谋求占领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反观一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中后期由于未能坚持发展制造业,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

  苗圩认为,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各行业对装备升级的需求、人民群众对消费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国防建设对装备保障的需求,都要求有更先进更强大的制造业做支撑。

  苗圩还指出,当前我国制造业新动能培育已经取得新进展,持续实施“工业强基工程”让一大批“卡脖子”的问题得到解决;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已经取得新成效,比如在化解产能的过程中,“地条钢”产能已经全部出清,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一大批过剩产能得到化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已经迈上新台阶,“互联网+”“智能+”正在快速推进;制造业发展环境已经有了新改善,各地方政府根据《中国制造2025》与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并贯彻实施方案,基本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协同的制造业政策体系。

  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

  尽管在工业化中后期以及后工业化的认定上略有偏差,但在发展内涵上主管部门和经济学界的认识是相同的。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必须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根本路径,努力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转变。”苗圩强调。

  而许小年也表示,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率没那么高,但这是一种高技术含量、高质量的增长,也是一种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

  而创新驱动发展也是推进战略新兴产业、“中国制造2025”向前发展的应有之义。国家发改委在2017年1月25日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分为5大领域8大产业40个重点方向174个子方向将近4000项细分产品和服务。

  其中8大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其中数字创意产业则是首次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而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文件,《中国制造2025》确定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五大工程,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14.490, 0.03, 0.21%)、航空航天装备、电力装备、新材料等十大发展领域。

  总体而言,上述文件都要求中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新模式,走上高技术含量、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9年9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苗圩以移动通信产业为例介绍了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之路——我国在经历了“2G跟随、3G突破”之后,实现了“4G同步”“5G引领”的历史性跨越。而这种历史性的跨越,就是以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为衡量标准的。

  正如苗圩在发布会上所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更加奋进的姿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五问五答|看忆联eMMC如何赋能智能电视长效稳定
·暑期旅游博物馆热得发烫:门票“一票难求”,广场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兼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倪
·小林制药将调查93名消费者死亡详情
·经济日报:个人网贷信息接入征信系统,既是约束也
·证券日报:年末购金热度高涨,2024年仍将是黄金小
·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上市首日跌18%:上半年净利
·绿色共赢未来可期 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举
·华为携手久事体育中心公司发布上海体育场智慧场馆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英雄联盟开展“美好乡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