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
“纸螃蟹”横行
秋风起,蟹脚痒。今年阳澄湖大闸蟹开湖上市时间是9月23日,跟以往在中秋节前后相比,今年的大闸蟹来得比较晚。
但是“纸螃蟹”并未迟到,也就是大闸蟹的提货券。每年这种礼品券便早早地开始预售,比如电商一般在7月份就开始预售,以致于大闸蟹还未上市,它的礼品卷已经满天飞了。
当然,“纸螃蟹”的出现也不是无中生有,一开始预售螃蟹劵是为了便民,后来就演变成了倒券,成为赚钱的工具,背离了预售螃蟹券的初衷。因此,网上出现一个调侃的段子:“养蟹不如卖蟹,卖蟹不如倒券”。
一张螃蟹券背后的生意经
那么,“纸螃蟹”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生意经呢?
现在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大闸蟹礼券,面值有600元的、1000元的、2000元的不等,预售价往往低于市场价四五倍。而一张螃蟹券的印制成本只需几块钱。
正常来讲,预售价相当于打折了。但是,一些细节之处隐藏了商家的真面目,比如标注的规格是4两,而实际的螃蟹也就2两,他们用浸湿的大粗绳再绑五六圈,那么与标注的规格就差不多,是典型的“卖绳子送螃蟹”行为。
其实这还算好的,毕竟收到了真螃蟹,只是短斤缺两,还有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有的甚至只收钱不发货。套路比阳澄湖还要深。
对于商家而言,生意是越做越精。现在很多卖螃蟹券的,基本都不是真正卖螃蟹的公司,多数是一些空壳公司,只卖螃蟹券,无需生产,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虚拟经济。换句话来讲,大闸蟹已经被金融化,它已成为一种投资品。
比如厂商印一张1000元螃蟹劵,650元卖给经销商,经销商800元卖给消费者A,消费者A将螃蟹券送给B,B以400元卖给黄牛,厂商最后以500元向黄牛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