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规模超千亿的粮油界巨头冲击创业板,创业板一哥要让位了?
据证监会的最新公告,IPO排队企业数量仍维持在501家,其中18家企业已通过发审会,另有9家处于“中止审查”状态。
从拟申报板块来看,上交所主板185家、中小板104家、创业板211家,试点创新企业1家。
7月12日晚间,证监会核准了2家企业的IPO批文,分别为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均未披露具体的筹资金额。
千亿粮油巨头冲刺创业板IPO
值得注意的是,知名食用油品牌“金龙鱼”运营主体益海嘉里的IPO进程更进一步。
7月12日,证监会正式披露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益海嘉里”)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其拟发行不超过5.42亿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8.70亿元。
益海嘉里作为粮油副食龙头可谓名副其实。2018年实现营收1670.74亿元,归母净利润51.28亿元。
益海嘉里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5.180, 0.01, 0.19%)和食品加工企业之一,主营业务是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更为消费者所知的,是益海嘉里旗下众多品牌,除了最知名的“金龙鱼”,还有“欧丽薇兰”、“胡姬花”、“香满园”、“海皇”等。
金龙鱼品牌虽然带着浓郁中国范儿,但这是一家地道的外资企业,创始人是马来西亚多年来的首富郭鹤年,现年已96岁,他是著名的亚洲糖王,在中国旗下还有众多香格里拉酒店,主营办公出租的嘉里中心,还有总面积达到了110万平方米北京国贸。
近几年 ,益海嘉里业绩表现不俗。2016-2018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1334.94亿元、1507.66亿元、1670.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1亿元、50.01亿元、51.28亿元。2019年一季度,益海嘉里营业收入达403.51亿元,净利润为8.66亿元。
从创业板整体情况来看,2018年创业板营收前三甲分别为上海钢联(71.510, -0.19, -0.26%)、温氏股份(38.550, 0.34, 0.89%)、宁德时代(73.880, 1.46, 2.02%),3家上市公司去年营收分别达960.55亿元、572.4亿元、296.11亿元。
以此来看,益海嘉里2018年的营收可位居创业板榜首,且这一数字超过了3500多家A股上市公司。
归母净利润方面,2018年创业板归母净利润前三名,分别是温氏股份39.57亿元 、迈瑞医疗(159.000, -3.89, -2.39%)37.19亿元、宁德时代33.87亿元。这意味着,益海嘉里如果成功上市,或将成为创业板净利润第一,在整个A股市场也可以冲进前100位。
众所周知,目前创业板市值一哥仍是温氏股份,截至7月12日收盘,其总市值达2048亿元,而迈瑞医疗以1932亿元的市值紧随其后。
若此番益海嘉里顺利登陆创业板,其市值或有可能超过温氏股份,成为创业板新龙头。
若成功上市,将成A股食品饮料板块营收王
不仅如此,从A股的粮油食品加工行业来看,数据显示,申万食品饮品行业有97家上市公司。
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中,2018年伊利股份(33.830, -0.05, -0.15%)以795.53亿元的营收位列首位,第二名贵州茅台(986.090, 4.59, 0.47%)为771.99亿元,紧随其后的双汇发展(24.900, 0.18, 0.73%)为489.32亿元,五粮液(125.580, 2.08, 1.68%)为400.30亿元,青岛啤酒(46.940, 0.18,0.38%)为265.75亿元。换言之, 益海嘉里如果成功上市,或将成为A股食品饮料板块新的营收王。
从归母净利润观察,2018年净利润超过益海嘉里的食品饮料板块公司仅有4家,分别是贵州茅台净利润为352.04亿元、五粮液为133.84亿元、洋河股份(131.080, 3.07, 2.40%)净利润为81.15亿元、伊利股份净利润为64.40亿元。
益海嘉里能在传统粮油领域赚钱,得益于其渠道管理能力,在中国境内35个城市设有企业110多家,生产、销售和物流网络覆盖了中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839个县市,拥有近350个销售处,1585个经销商5000多家分销商,超过100万个终端保证供应。
截至2019年3月31日,益海嘉里的控股股东为Bathos Company Limited,持有公司99.99%股份,阔海投资则持有公司0.01股份。而丰益国际依次通过WCL控股、丰益中国、丰益中国(百慕达)等三家投资控股型公司间接持有Bathos Company Limited 100%的权益。这也意味着,外资背景的丰益国际间接持有公司99.99%的股权。
此外,由于丰益国际的股权较为分散,且无实际控制人,因此,益海嘉里同样没有实控人。
据了解,由于特殊的股东背景,益海嘉里一直希望能够通过在国内上市的计划,来摆脱其外资身份的限制。
益海嘉里集团副董事长穆彦魁曾对外表示,“金龙鱼要在国内上市,融资并不是主要目的,而在于上市之后,金龙鱼便能顺理成章地变身成为一家地道的国内企业,彻底摆脱外资的限制。”
6家拟IPO企业被罚
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最新IPO排队数量突破了500家,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仅315家,一年以来,拟IPO企业数量增幅达到55.87%。
对此证监会明确已于近日安排启动44家IPO在审企业的现场检查工作,旨在进一步缩短审核周期,提高审核效率,后续将根据受理情况及审核进展继续安排抽查抽签及现场检查工作。
7月8日,证监会对鲁华泓锦、句容宁武、嘉曼服饰、斯达半导体、之江生物、明冠新材料等6家拟IPO企业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除了6家IPO排队企业收到警示函外,证监会还将对存在执业质量问题的8家保荐机构、4家会计师事务所、4家律师事务根据情节轻重启动相关监管措施程序。
实际上,从证监会最新披露的IPO排队情况来看,501家企业中,除了本周申报的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1家企业以外,其他500家均已参加抽查抽签或现场检查。
有市场人士认为,这也说明发审委仍将保持严审态势,所谓的审核标准也并未放松。
下周四(7月18日),又有3家企业即将上会。而随着申报企业数量的增多,未来也不排除发审委审核将提速。
深圳市中孚泰文化建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首发)
江苏扬瑞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发)
青岛日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发)
新三板考生氢燃料电池制造商首秀
截至7月13日,证监会受理的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501家,其中,新三板企业排队数量为94家,占比接近19%。
本周,新三板企业亿华通宣布其科创板IPO申请已获上交所受理。此次亿华通拟募集资金12亿元。
亿华通选择科创板第四套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财务数据显示,亿华通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其在新三板的最后一轮融资估值为25亿元。
亿华通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氢燃料电池领域的企业,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完全凭借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实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批量商业化的进程的企业之一。
目前,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客车、物流车等商用车型。
据2018年第5-13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8年度共83款燃料电池商用车型被纳入目录,配套亿华通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商用车车型共计24款,占比为28.92%,位居行业第一位且大幅领先其后的国鸿重塑(13%)。
目前,全国装配亿华通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车辆已超过500台,合作方包括宇通客车(13.620, 0.10, 0.74%)、北汽福田等。
2016年至2018年,亿华通分别实现营收1.38亿元、2.01亿元、3.68亿元;其业绩体量较小,同期内,其扣非后净利润均未突破2000万元。
据亿华通披露,因业务收入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因此一季度收入往往较小。2019年一季度,其扣非后净利润亏损近4000万元。
从科创属性来看,亿华通目前共有135名研发人员,占总员工人数的27.27%;2016年至2018年,发行人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2.65%、12.44%、13.40%。
从股权结构来看,东旭光电(4.960, 0.01, 0.20%)、福田汽车(2.320,0.03, 1.31%)等上市公司均现身亿华通的股东榜。其中东旭光电直接持有亿华通4.85%股权,宇通客车通过全资子公司康瑞盈实持有亿华通5.29%股权,福田汽车和综艺股份(6.200, 0.00, 0.00%)也间接持有亿华通股份。
附新三板企业最新IPO排队名单:
整体IPO排队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