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北青报: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彰显更大开放力度


2019-7-1 11:30:36

本报特约评论员

  在负面清单之外,进入中国的外资能够和公有资本、非公资本等内资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既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正能量,也享受中国经济的成长红利。中国吸引外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将更紧密、更深刻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世界经济稳定运行和持续增长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6月30日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这两份重要文件的发布,彰显出我国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外资扩大市场开放空间、提升开放水平的坚强决心。(相关报道见A9版)

  近年来,我国在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适时引入国际通行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有效提高了外资投资效率。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也越来越短,显示出我国对外开放空间越来越大的趋势。据国家发改委数据,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经过几次修订,2018年版保留的限制措施与2011年版相比减少约四分之三,开放水平大幅提高,制造业基本放开,服务业和其他领域也有序推进开放。刚刚公布的2019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了长度,其中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8条减至40条,压减比例16.7%;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5条减至37条,压减比例17.8%。

  吸引外资进入投资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国资、民资和外资“三驾马车”都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外资的进入,在壮大市场投资力量的同时,还带来了先进的市场理念和管理手段,对推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最近几年,由于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了急剧变化,特别是一些国家保护主义趋向加剧,全球跨境投资趋冷。联合国贸发会议公报显示,去年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同比骤降41%,其中发达国家下降幅度高达69%。即便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我国的外资进入仍在稳步增长,2018年吸收外资额达1349.7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今年1月至4月,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039家,实际使用外资305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外资利用率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名列前茅。

  我国之所以在困难条件下仍能对外资保持较好吸引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咬定对外开放不放松,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拓宽吸引外资的空间。近几年,国家领导人利用多个国际外交场合宣示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在刚刚闭幕的G20大阪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5项重大举措。我国不断推进政府职能改革,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立给外资投资最大便利的自贸区和采用国际通行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次G20大阪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还将新设6个自贸区,增设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加快探索建设海南自贸港进程。所有这些改革举措,都将对吸引外资投资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我国引进外资投资有一个重要原则:在负面清单之外,外资能够和公有资本、非公资本等内资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既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正能量,也享受中国经济的成长红利。这在刚刚公布的2019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上也有清晰的体现。本次修订负面清单,在交通运输、增值电信、基础设施、文化等服务业领域,以及制造业、采矿业、农业领域均推出了新的开放措施,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这也表明我国对外开放已经达到了全方位的水平,进入我国的外资能够长袖善舞大有作为。

  可以预期,在两份新公布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引导下,我国吸引外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将更紧密、更深刻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世界经济稳定运行和持续增长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五问五答|看忆联eMMC如何赋能智能电视长效稳定
·暑期旅游博物馆热得发烫:门票“一票难求”,广场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兼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倪
·小林制药将调查93名消费者死亡详情
·经济日报:个人网贷信息接入征信系统,既是约束也
·证券日报:年末购金热度高涨,2024年仍将是黄金小
·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上市首日跌18%:上半年净利
·绿色共赢未来可期 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举
·华为携手久事体育中心公司发布上海体育场智慧场馆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英雄联盟开展“美好乡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