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28日报道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6月27日发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副教授于海青的文章称,中国的私营企业和数字企业以“社交+”策略帮助中国提升软实力。
文章称,“软实力”是一个用来衡量某个国家的吸引力或其影响其他国家受众能力的正面概念。大约自2005年以来,“软实力”一词已经为中国所接受。
文章介绍,中国的软实力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形式,包括孔子学院、全球化的旗舰媒体、体育、电影、教育和文化产业。
文章指出,人们正越来越多地看到中国的私营企业,尤其是数字和高科技企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提供着各种可能性。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北京“从中国的角度让世界了解中国”和树立中国积极形象的方式。
文章认为,关于中国崛起和“中国梦”的叙事,现在也应当从中国私营企业对扩大中国在亚太地区和全球影响力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角度来理解。通过这种民间外交努力,中国的数字企业在社交媒体和社交商务领域逐步建立了巨大的市场。
文章称,这种外交一直由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主导,现在许多数字“独角兽”和高科技初创企业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这些企业帮助向海外传播中国的影响力,主要面向海外华人众多的国家。随着这些企业与全球风险资本和股市的关系日益紧密,它们为中国的软实力增添了一个“社会”维度和策略。
文章指出,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和手机市场,拥有超过8亿互联网用户,其中98%为移动互联网用户,还是最大的社交媒体和社交商务市场。中国的社交媒体版图极其多样、丰富和充满活力。
文章称,大多数人都对中国社交媒体的两大支柱微信和微博耳熟能详。大多数人也听说过中国电子商务的两大巨头阿里巴巴和京东。但是,在即时通信、社交电子商务、新闻、娱乐、视频和照片分享、流媒体直播、游戏和生活方式网络等领域,还有着数以百计其他富有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和应用程序。
文章介绍,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正在开创一种名为“社交+”的新型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在电子商务交易的背景下将社交网络和娱乐相结合。
文章认为,对技术发展、数字生活方式和“社交+”商业模式的开放态度和热情,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中国当今富有创新性的声誉。较之中国软实力的传统方式,以数字和高科技企业为代表的私营企业更有效地打入了未知和困难的领域。中国的私营企业和数字企业事实上正在支持软实力的“社交+”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