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 来源:澎湃新闻
今年以来,部分一二线重点城市土地市场较为火热。在稳地价、稳房价和一城一策的背景下,多地政府调整土地政策,对土地市场进行调控,进而对房地产市场预期进行调控。
多地调整土地拍卖规则
6月6日,东莞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东莞市国土资源网上交易达到上限后的终次报价规则》,规则提出:在网上报价达到上限后,不再接受最新报价,开通网上终次报价功能,转为竞终次报价;而终次报价则以“最接近平均价者得”,这一措施引发市场关注。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师马千里认为,东莞土拍新规的落地,很大程度上与其近期土地市场持续高热有关。4月一幅位于万江新城中心商住用地,经过27家房企62轮厮杀,溢价率高达75.8%。
马千里指出,不仅仅是东莞,2019年上半年地市高热的城市还有不少,多个二线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均超20%,较2019年下半年有明显上升,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当属合肥,前5月溢价率高达79%,另外南昌、南宁、哈尔滨、厦门、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土地市场热度也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不少城市住宅市场成交也迎来了同步放量,表现最为突出的当属福州、苏州、郑州、昆明,前5月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增幅均超30%。
市场热度显著回升引发了调控的再次升级,苏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全域、苏州高新(7.940, -0.18, -2.22%)区部分重点区域,新房实行限售3年;苏州工业园区全域二手房,限售5年。
此外,苏州目前也采用一次性报价的方式竞拍土地。
5月11日,苏州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补充意见》,将原来土地竞价超过土地出让市场指导价25%(不含25%)后转为一次报价出让方式的规定,调整为超过市场指导价10-25%后转为一次报价出让方式。
克而瑞研究中心报告指出,从土拍规则的变化内容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对竞拍资格的限制;第二类是设置或调整土拍最高限价;第三类是达到价格上限后的竞得人认定方式;第四类是对拿地后入市标准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