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思凝(媒体人)
抵押他人房产给儿子借款,“一房两卖”套银行资金,一系列违规违法操作之下,拆迁改造项目俨然成了以房生钱的“摇钱树”。
“一辈子就为了这一套房子,到头来还拿不到房产证明。”——生活在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大道穗龙花园的数十户回迁户,为了本该属于自己的房产证,奔波、反映了近20年,却至今仍是道“无解题”。
人民日报今天刊发的追访报道,揭开了这一拆迁改造项目中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遗留问题”给民众合法产权带来的侵害。
梳理新闻不难发现,说是“历史遗留问题”其实把问题的本质弱化了。这些回迁户的房产证所牵扯的抵押问题、一房两卖问题,其实都指向了开发商的一系列违规违法操作,俨然将拆迁改造项目变成了一块唐僧肉、一棵以房生钱的“摇钱树”。
违规操作第一招:拿房产做担保抵押,给儿子的公司借款。
根据报道,该地块开发商穗京公司是广州驻京办的下属企业,当时负责人是吴尚平。吴尚平的儿子吴穗毅执掌晓穗公司,1999年晓穗公司向银行借款650万元。父亲当即“大方地”将穗龙花园小区的28套房产作为担保抵押给了银行。之后就有了“先抵押、后入住、办不了证”的28户回迁户。
违规操作第二招:“一房两卖”假按揭,套取银行资金。
拿他人产权给自己儿子抵押还不够,吴尚平要从这批房子撬出更多钱。据报道,穗龙花园小区至少有22户回迁房被“一房两卖”,这些“购房者”大多是吴尚平的亲属和公司员工。
而据当地相关部门表示:“这个问题不止这个楼盘有。当资金紧张时,一些开发商就会用假购房、假按揭的方法套取银行资金,拿着银行的钱继续搞开发。”
于是本意是给民众改善住房条件的拆迁改造工程,首先给项目负责人极大地改善了“生活水平”——几十套房产被套出数百万甚至近千万的银行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