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9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经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申请,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4月29日冻结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控股(2.010, -0.01,-0.50%)”,600221.SH)名下5.72亿元资产。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此致电中航油,中航油方面表示,不方便透露此次申请冻结海航控股资产的原因。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年3月,曾有媒体披露,海航控股拖欠中航油30亿元账款。随后中航油相关人士对外表示,海航控股拖欠其30亿元燃油费本金已还清,不过双方随后将就违约金问题进行谈判。
海航控股董秘则回应记者采访时称,此次海航控股5.7亿元资产被冻结,与“30亿账款”无关,30亿元油料账款目前正按照协议支付。目前公司财务还未就此事向其进行说明,因此该董秘也称,不了解此次资产被冻结的原因。
根据官网介绍,中航油系国内最大的集航空油品采购、运输、储存、检测、销售、加注为一体的航油供应商,也是亚洲第一大航油供应商,其全资控股股东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航空油料是海航控股最大的成本支出项目,而海航控股拖欠“燃油款”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据其年报披露,2018年,海航控股的航油成本为205.64亿元,占其总成本比例的32.74%;2017年为145.90亿元,占其总成本的28.17%。
记者注意到,2018年,在海航控股前五大供应商中,有两名航油供应商,分别位居五大供应商第一和第三位置。其中,海航控股2018年向“航油供应商1”采购航油的采购额为137.77亿元,而向“航油供应商2”采购航油的采购额为31.52亿元。
海航控股曾就航油采购表示,航油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航空公司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航空公司的经营业绩。海航控股的盈利能力会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以及国内航油价格调整的影响。若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或国内航油价格大幅调整,可能会对海航控股的经营业绩造成较大的影响。以2018 年为例,航油价格每增加或降低5%,其他因素不变,则海航控股将增加或减少营业成本10.28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海航控股旗下除海南航空外,还包括新华航空、长安航空、山西航空、云南祥鹏航空、福州航空、乌鲁木齐航空、天津航空和广西北部湾航空8家航空公司。截至2018年底,海航控股共运营飞机463架,累计飞行超过700万小时。
海航集团瘦身、回归主业备受关注,然而2018年一年近2000亿元资产处置后,其负债不降反增,从2017年的59.78%升至70.55%,增幅18%。海航控股作为海航集团瘦身后保留的核心业务公司,负债也比上年有所增长。据其2018年年报,截至2018年底海航控股总资产2047.3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35.30亿元,负债为1359.8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42%,同比2017年的62.52%,增长了3.90%。
而值得注意的是,海航控股负债中,2019年到期的债务高达1256.63亿元。营收方面,2018年,海航控股实现收入677.64 亿元,同比增长13.12%;实现净利润-36.48 亿元,同比下降193.98%。
对此,普华永道中天会计事务所审计表示,截至2018年末,海航控股亏损36.48亿元,且其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人民币705.62亿元。同时,2018年海航控股未能按照约定时间偿还部分借款及融资租赁款,触发违约。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海航控股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