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0.010, -0.73, -3.52%)
一直以来,中国内地的公务机机场服务高度垄断,乱收费问题长期存在,高端奢华的背后,公务机运营商其实并不赚钱。但在国内公务机运营商苦苦寻找方法增收的同时,国际公务机制造商和运营商却十分看好中国市场。
公务机机场长期借垄断地位违规收费
5月15日,民航局发布《关于通用航空价格收费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披露了近期通用航空价格收费专项检查的结果。从检查结果看,涉及通用航空特别是公务飞行的机场收费违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集中在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擅自增加收费项目、强行收费等方面。
提到公务机,比较为人熟知的还是比尔•盖茨、王健林等商界人士或成龙、刘德华等娱乐圈大腕的私人飞机。其实,除了一些商务活动和私人出行,公务机还被用于行政事务中;除了购买,也可进行包机租赁。提供公务机服务的公务航空公司则主要就是为客户提供包机和私人飞机托管的业务。
根据金鹿公务航空官网,价格不菲的包机费用主要是包含飞行运营费用(起降、燃油、飞行)、飞机地面服务费、标准餐食费用、机组过夜费用。另外还可能出现加急计划申请费、地面中转费用、除冰费、特殊餐食要求、某些国家的超额保险等费用。
也就是说,机场收费项目比如起降费、除冰费等出现违规情况,最后的承担者主要还是公务机消费者和公务航司。根据《通报》,典型的违规行为中,部分机场擅自将起降费收费标准提高至8000元/架次、停场费收费标准提高至30000元/架次等,大幅超过《关于印发民用机场收费标准调整方案的通知》(简称“《收费标准》”)中规定的收费标准基准价。
根据《收费标准》,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类1级机场,起飞全重26吨-50吨的飞机收取650元起降费,停场费2-6小时收取130元,浮动不得超过10%。违规收费已经远远超出基准价上浮10%。
另外,按照《收费标准》,停场费中已经包括为航空器提供守护服务的内容,部分机场还擅自在停场费之外加收停场看护费。如果出现需要机场为公务机除冰的情况,部分机场还通过虚填除冰液使用数量,强制多收除冰作业费用。一架最大起飞全重约为40吨的公务机,除冰收费约12万元,远超正常收费水平。
为公务机提供停场、加油、休息等多种服务的机场服务商也被称作地面固定基地运营商(简称“FBO”)。2014年时就有包机商提出中国内地FBO运营不规范,常常“坐地起价”,FBO收费甚至占到成本的三、四成。
民航专家林智杰对记者表示,之所以公务机机场收费远超收费标准,第一是因为机场处于垄断地位,国内一个机场只有一个FBO,且FBO都是机场“自己人”,会想方设法收取高额非航空业务费用,航司议价能力弱,只能听任机场高额收费。在公务机市场成熟的欧美地区,一个机场可以有多个FBO充分竞争。第二是因为公务机的消费者一般都有比较强的消费能力,虽然机场涨价,但为了赶时间,为了更舒适,这部分超高收入人群还是有能力支付这部分超额费用的。虽然机场利用垄断地位违规收费,公务机航司不情愿,但也还能承担得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