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华人首富王安家族大败局:祸起“长子接班”


2019-5-9 17:15:04

 近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个人电脑(PC)出货量,联想集团位居全球第一。

  这家中国科技企业重返行业榜首的背景,是全球PC市场连续八年下滑。

  计算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一直是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行当。如今,全球前六大PC企业(依次为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宏碁、华硕),中美两国各占三家,合计瓜分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东芝、三星等日韩PC品牌,与曾经广告火遍中国的神舟电脑一道,渐渐被市场所遗忘。

  原本,一家由中国人创办的公司——王安电脑,可以深刻地改变计算机市场格局。可惜的是,在行业即将进入爆发增长的前夜,这家华人企业早早地陷入败局。

  至少对大多数“90后”来说,图上这个人和他的名字——王安,是完全陌生的。

  因为他已在1990年离世。

  王安是企业家,也是发明家,尽管如今国内的商界和科技界都不太提起他的名字,但事实上他可能是横跨这两个领域最顶尖的华人。

  迄今,华人在全球财富的排名,他是最靠前的那一个。

  他曾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美国第五。即便是福布斯2019的中国首富马化腾,排在他之前的,还有14个美国人。

  他拥有40项与计算机有关的发明,凭借“磁芯存储器”的专利成为第一个进入美国发明家名人堂的华人,与爱迪生、莱特兄弟等发明家共享荣誉。

  用了33年时间,王安从只身创业、第一年公司营收1.5万美元,成为了年收入突破30亿美元、全球员工超过3万人的超级富豪。

  哈佛商学院把他的案例写入了教材,但并不是剖析他如何成功,而是研究他为何失败。

  在他离世前的三年里,公司亏损金额抵过了33年来累计的利润总额;他去世两年后,他的企业宣告破产。

  “我曾孤独地崛起,也当孤独地倒下”,正如《商业周刊》所评价,王安公司的神奇崛起和极速崩溃,是美国现代商业史上最戏剧化的案例之一。

  1

  神奇崛起又极速衰败

  王安1920年生于江苏昆山,25岁被公派至美国留学,获哈佛应用物理学博士后,于1951年在车库中创办了“王安电脑”。

  上世纪60年代,王安研发推出了文字处理机,此后又推出了带屏幕显示的桌上电脑“洛赛”。这两款产品解放了办公室文秘的劳动力,迅速占领了从白宫到企业的办公桌。

  1967年8月23日,王安电脑公司以每股12.5美元上市,当天收盘的股价蹿升至40.5美元。

  有了华尔街的支持,加上王安始终亲自掌控着六成以上的研发,王氏企业进入了飞速发展期。

  从1977年到1984年,王氏的年增长率为67%,分公司扩充到了全球各地,公司营收达到了30亿美元。外媒盛赞他“是一个总能洞悉正确产品的天才”。

  80年代初期的王氏,地位不亚于谷歌今天在美国的地位,是最棒的雇主,有最好的福利,最优秀的员工,最出色的产品。

  1986年,王安电脑击败宿敌IBM,签下了美国空军4.8亿美元的超级订单。这是王安人生中最辉煌的一年。

  “自由女神落成100周年”纪念仪式中,他被选为美国最杰出的12位移民之一,从总统里根手上接过了“总统自由奖章”。

  10月份,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总设计师拉着他的手夸赞说:“你在美国很出名,现在是家大业大。这可是你自己奋斗出来的啊!”

  盛世之下,危机暗藏。

  1986年底,王安淡出日常管理,任命36岁的长子王烈为公司总裁。

  1988年,王安电脑的亏损额扩大至4.24亿美元,公司股价从43美元急坠至75美分。

  1990年3月24日,王安因食道癌在波士顿逝世,终年70岁。

  1992年,王安电脑公司破产。

  2

  我是老板,我说了算

  是什么使一个跨国科技公司在短短的三五年里崩溃了呢?

  当然,原因是复杂的。美国绝大多数舆论把王氏的“致命伤”指向了接班问题,认为王安行事很中国化,骨子里是“父子有亲、长幼有序、传宗接代、子承父业”的东方式思维。

  1986年11月,接受中国领导人接见回到美国后,王安宣告退居二线,同时不顾众多董事和部属的强烈反对,任命儿子王烈为公司总裁,“他是我的儿子,他能够胜任。”

  这让公司上下大失所望,一些追随王安多年的高层管理人员愤然离去,公司元气大伤。

  王安的大儿子,既没有他对技术的精通,也缺乏了父辈的雄风。至王安电脑破产,王烈向董事会承诺的十项新产品研发,无一兑现。

  接班人能力平平,执掌企业后失误频频,据传王烈第一次以总裁身份主持会议时,根本不知道公司的当下境况;此后出现财务危机,王烈不知舆论公关却大骂银行不仁不义,致使公司财务状况由不佳变为恶劣。

  王安培养长子,可谓用心良苦。从高中二年级开始,便安排王烈在公司打暑期工,从装配生产线,到研发和销售的各个部门,有意让他得到全方位历练。交班前,王安还特意把儿子送到哈佛商学院去念了13周的管理课程。

  令王安万万没想到的是,长子接班三年,换来的是曾经忠心的员工纷纷离开、曾经忠诚的客户不愿再等新产品面市、曾经笑脸相迎的银行开始步步紧逼。

  眼看着公司一季接一季的巨额亏损,一天接一天的股价暴跌,一波接一波的大幅裁员,王安不得不在1989年8月宣布儿子王烈下课,高薪聘请了一位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

  除了接班人这一关键问题独断决策,在是否要开发个人电脑的这一转型时机面前,他的固执己见最终导致了王氏的大溃败。

  在王安电脑创立25年后,1976年,加州青年乔布斯同样也在车库中,成立了一家名为苹果的电脑公司。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此时也刚刚成立。

  此时,王安的文字处理办公电脑正是行销之时,有下属向他报告苹果和微软的消息,建议王氏大力研发面向大众的个人电脑,遭王安以“荒唐”二字回绝。

  王安刊登广告嘲讽IBM

  王安固执地认为,电脑不可能成为人人可用的日常机器,它是专业的、高效的、有特殊用途的商业产品,不会沦为大众化的、私人化的个人玩物。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随着个人PC时代到来,微软、英特尔、苹果等公司迅速崛起,电脑产业格局在80年代末重新洗牌。

  比尔•盖茨曾多次表达对王安的敬意,他说:“如果王安能完成他的第二次战略转折的话,世界上可能没有今日的微软公司,我也不会成为个人电脑时代的英雄,我可能就在某个地方成了一位数学家,或一位律师。”

  梳理王安电脑发展史,选择接班人和产品迭代、企业转型这两个重要节点,决定了这家企业的命运走向。在这两个最终关乎生死的时刻,每遇意见相左,王安都坚持了自我决策,不大听得进旁人的建议。

  王安的司机有一天听到他在汽车里和人通话,不知为何谈崩了,他生气地说:“我现在都这么有钱了,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家长式的明快决断,帝王式的管理架构,在王氏早期的运用非常得力。但到了王氏后期,由于缺乏有效而平等的沟通和民主议事机制,错误的决策无法得到制止,最终导致了大溃败。

  王安的一名下属曾回忆说,在王安的脑海里,这家公司是我的,其他的人,都只是帮忙做事的手下,我一手打下的江山,留给谁肯定是我说了算。

  这句话听来耳熟:我是老板,我说了算。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五问五答|看忆联eMMC如何赋能智能电视长效稳定
·暑期旅游博物馆热得发烫:门票“一票难求”,广场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兼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倪
·小林制药将调查93名消费者死亡详情
·经济日报:个人网贷信息接入征信系统,既是约束也
·证券日报:年末购金热度高涨,2024年仍将是黄金小
·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上市首日跌18%:上半年净利
·绿色共赢未来可期 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举
·华为携手久事体育中心公司发布上海体育场智慧场馆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英雄联盟开展“美好乡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