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金龙 西安报道
在化肥行业稳中有涨,市场行情持续向好的情况下,以化肥为主业的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国化工”,600470.SH)却由盈转亏。
根据六国化工发布的2018年年报,报告期内其实现营收41.65亿元,同比减少12.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4亿元。
4月27日,六国化工披露的2019年一季报显示,其延续了上年的亏损,归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407.79万元,同比下降148.95%;同时,预计2019年上半年业绩将出现亏损。
对此,有投资者认为,六国化工的业绩与国内化肥市场行情背离。“2018年,国内化肥市场行情趋好,主要品种价格均有明显上涨,其中尿素和钾肥涨幅较大,尤其是下半年,涨幅每吨均超过百元,因此,按照化肥市场行情来说,六国化工不应有如此大的亏损。”
4月29日,六国化工证券部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去年公司亏损主要是由于江西六国与中元化肥这两家子公司的拖累所致;另外,公司主要生产磷酸二铵、一铵、液氨等,尿素产量较少。
业绩背离市场行情
对于2018年业绩亏损的原因,六国化工方面解释称,化肥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但化肥行业整体产能严重过剩,企业间竞争激烈,盈利能力下降,行业亏损仍然存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多个咨询机构的分析数据显示,在2018年,国内的化肥市场整体向好。
“受国家政策影响,化肥总产量以及消费量都在下降,2018年总产量约为5459.6万吨,同比下降5.2%;但是,2018年化肥的价格却稳中有涨,尤其是2018年下半年,多个化肥品种每吨涨幅在百元以上。”云天化(600096.SH)一位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去年化肥市场不错,其中磷酸二铵年均涨幅13.7%,国际市场涨幅更是达到17.7%。
事实上,除了化肥市场表现良好之外,多家化肥企业业绩也表现良好。其中,云天化在2018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亿元,其中扣非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7.54亿元。
云天化方面表示,2018年,公司主要化肥产品和聚甲醛产品价格同比上涨,缓解了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销售毛利同比增加。其中,主要化肥产品毛利同比增加9.85亿元,成为主营利润增加的重要因素。聚甲醛毛利同比增加1.52亿元。
与云天化主业类似,六国化工主营业务为化肥(含氮肥、磷肥、钾肥)、肥料(含复合肥料、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化学制品(含精制磷酸、磷酸盐)、化学原料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但是,2018年六国化工却背离市场,亏损超过6亿元。
对此,六国化工证券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2018年亏损主要由于江西六国与中元化肥这两家子公司的拖累所致,二者在2018年固定资产减值合计达2.33亿元,从而影响了公司的业绩。
子公司成“累赘”
“化肥市场行情虽好,但是也抵不过多家子公司合计数亿元的亏损。”六国化工一位高管向记者表示,随着亏损子公司江西六国的破产重组,如果行情向好,公司业绩会逐渐得到提升。
据该高管介绍,六国化工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大型磷复肥生产骨干企业,而且是国内大型磷铵企业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在多个省份有控股子公司。
记者了解到,江西六国近年来连续亏损,如今已经资不抵债,已无法清偿到期全部债务和无力持续经营。并在2018年11月申请破产重组,目前正处于向法院提出申请阶段。
公开资料显示,江西六国成立于2000年,其前身为江西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西贵化”)。2011年12月,六国化工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受让信达资管持有的江西贵化51%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2012年1月,江西贵化更名为江西六国。截至目前,江西六国的股权结构为:六国化工持股51%、江西省投持股32.32%、信达资管持股10.74%、昊华化工持股5.94%。
自收购之后,江西六国盈少亏多,不仅没有为六国化工业绩带来太多利好,反而长期亏损成为六国化工的“累赘”。2014年至2017年,江西六国的净利润分别为-5752.43万元、-1.57亿元、-8509.72万元和-7069.59万元。
“公司从去年5月份就已经全线停产,现在除了少数行政人员在岗,其他的均没有在上班。公司领导曾经通知,正在破产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但是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任何消息,且没有恢复生产的迹象。”六国化工一位受访者认为,江西六国负债严重,重组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最终或许只能被破产清算。
据了解,截至2018年9月30日,江西六国资产总额4.86亿元,负债总额为9.05亿元,净资产为-4.1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86%。
“如果说收购江西六国是眼光不好,那么在其资不抵债后仍不断为其‘输血’,那就属于执迷不悟。”一位券商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江西六国是去年5月全面停产,11月申请破产重组,但在此之前六国化工仍然向江西六国进行财务资助,资助金额达2.6亿元。
事实上,除了财务资助之外,六国化工还依照出资51%的比例曾垫付3096.72万元,用于江西六国职工生活保障等破产过渡期间的费用。
对于该次垫付相关费用,六国化工方面表示,虽然贵溪市政府承诺将与贵溪市法院协调,将江西六国各股东方的垫付资金列为江西六国破产共益债务,但各股东方仍然存在无法收回或无法全部收回垫付资金的风险,此事项对公司2019年度净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六国化工的年报印证了此前的担忧。据六国化工2018年年报显示,其负债总额已经从初期的9.2亿元增至10.7亿元。除了江西六国之外,湖北六国、中元化肥、国星化工等多家子公司在2018年都出现亏损。
“虽然江西六国破产重组目前并没有结果,但是今年公司已经有新项目开始试生产,其中年产7万吨聚酰胺(PA6)项目是安徽省聚酰胺聚合领域里首个项目,产品用于机械、汽车、电器、纺织器材等领域,是公司目前煤化工产品的产业链强化和延伸。”上述六国化工高管告诉记者,六国化工一直在试图转型,不过短时间内化肥仍为主业,对于公司前景不好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