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门店
新京报讯(记者 张晓荣)最近有消息称,香草香草云南原生态火锅总公司已解体,直营店全部关闭,目前仅剩加盟店。新京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香草香草资金链断裂,在多起借贷、合同纠纷诉讼中败诉却未执行,公司和创始人郝丽莉等均已成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其拖欠北京供应商和加盟商各1000万元左右,在北京仅剩10家门店,且其中多家已改名为滇釜火锅,加盟商表示这是暂时抱团取暖的方式。
香草香草在北京名气一度可与海底捞比肩,还曾是“新三板火锅第一股”。根据多位知情人士的说法,2013年之后,香草香草已有走下坡路的前兆,其推出金花郎餐厅项目亏损2000多万元是一大诱因。此外,公司挂牌新三板之后,发展方向有所调整,被指“误入资本歧途”。
北京仅剩10家加盟店,总部解体失联
新京报记者在大众点评上看到,“香草香草”目前在北京有10家门店,5家门店名称仍为“香草香草云南原生态火锅”,另外5家显示为“滇釜火锅原香草香草”,疑似更名。上述门店中,惠新东街店显示已暂停营业,新京报记者拨打其电话未能接通,大众点评上,2019年2月就有网友评论称该店已停业。
蒲黄榆店 新老门头
多位香草香草加盟商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已联系不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4月12日,门店已改名为滇釜火锅的加盟商王枫(化名)透露,一直联系不上香草香草公司方面,目前各家门店独立运营,公司原来的会员系统也已无法使用,只能保证在自家门店办理的储值卡能持续消费;而遗留的储值卡给门店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一些消费者很难接受,有的直接投诉至工商部门甚至报警。多家门店员工也提供了类似说法。此外,4月14日,新京报记者从店员处了解到,香草香草总部在今年2月解体。
香草香草品牌的原运营方为香草香草(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北京世纪滇风餐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于2016年3月挂牌新三板。然而,仅过了一年多,2017年5月香草香草便申请摘牌,并于2018年4月27日终止挂牌。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香草香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仍处于存续状态。4月12日,新京报记者拨打该公司工商资料中的电话,号码显示不存在;拨通香草香草终止挂牌公告中的联系人孙丽的电话时,对方称“打错了”。此外,2018年4月13日,香草香草公司因登记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原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经营异常名录
拖欠各方钱款,官司缠身频败诉
新京报记者通过天眼查发现,香草香草公司官司缠身,仅2017年以来涉及的法律诉讼便超过50起,包括特许经营、股权转让、劳动争议、债务、租金拖欠等多个方面。这些诉讼中,香草香草几乎全部败诉,而且未执行法院判决,因此该公司、实际控制人郝丽莉及其丈夫张旭枫等,多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老赖”),股权也先后被冻结、出质。
老赖
北京多位供应商和加盟商也反映自己被“坑”,均与香草香草有债务纠纷。与香草合作多年的供应商李华(化名)透露,给香草香草供货多年,结款一直很困难,目前对方还拖欠自己100多万元货款,他已起诉至法院维权。据他了解,香草香草方面欠供应商的总货款为1000万元左右。
北京加盟商王枫表示,他在2015年加盟香草香草品牌,香草香草公司基本全方位负责。但由于大众点评、团购等线上消费均通过系统流入公司,等不到年报,公司又迟迟不肯结算流水,门店持续亏损,加盟商觉得有些不正常,就想着“不等了,自己干”。
2016年中期,王枫将门店接过来自己管理,到了2018年年初,香草香草停止为门店供货,王枫和其他加盟商需要自己找供应商维持门店的正常供货和运营。截至目前,香草香草仍未支付王枫和其他加盟商的那部分线上收入,北京地区欠加盟商货款大约为1000万元。不过对于自身涉及数额,上述加盟商均未透露,称已通过法律方式维权。
直营转加盟,还曾借贷周转资金
香草香草火锅也曾经历过一段辉煌。供应商李华表示,2009年香草香草在人大西门开了第一家火锅店,凭借真材实料口味独特的餐品、热情的服务和云南特色吸引顾客,生意火爆得经常排队;2010年、2011年,分别开了呼家楼、蒲黄榆两家门店;2013年,投建中央厨房,进入快速发展期。他说:“2012年、2013年是香草香草最辉煌的时期,当时在北京的名气跟海底捞都有一拼。”
然而,光环并未持续太久。根据李华的说法,2012年,香草香草请来杭州厨艺大师推出新品牌金花郎尚品餐厅,主打家常菜。短时间内,金花郎拓展了多家门店,但很快这一项目就被叫停。“听说是亏了2000多万元,从此之后香草就一直亏损。”李华说叫停应该是公司方面的战略。新京报记者通过网络搜索看到,网友对金花郎尚品餐厅的评价,时间集中于20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