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老牌自行车公司业绩已经连续下降了十年,在主业难以支撑的背景下,母公司中路股份(15.630, 0.51, 3.37%)试图靠资产重组来续命。不过,这条路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走。
野马财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早已消失在大众视线中的“永久牌”自行车,再次因为一起失败的收购案,从沉寂中复出。
近日,中路股份有限公司(600818.SH)发布公告表示,将中止对面膜品牌“膜法世家”背后公司上海悦目化妆品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悦目)56亿元的收购。
说起中路股份也许知道的人不多,但提到“永久牌”自行车,也算是一代人的回忆,而中路股份的前身正是“永久牌”自行车的母公司。
上述收购案始于去年,收购的消息刚发布时,市场上便有颇多质疑。果不其然,距正式收购公告发出不到半年,收购就被叫停。
与收购失败一起被关注的还有中路股份2018年的业绩。其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中路股份净利润500万元,同期减少83%。
野马财经发现,这家老牌自行车公司业绩已经连续下降了十年,在主业难以支撑的背景下,中路股份试图靠资产重组来续命。不过,这条路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走。
“自己人”收购“自己人”
在对“膜法世家”的收购案中,中路股份最让市场所诟病的是股权问题。
中路股份的实际控股人是陈荣。然而早在2013年,陈荣就用2500万元获得了上海悦目25%的股份。考虑到陈荣在交易中的特殊位置,此次收购有“左手”倒“右手”之嫌。
关于收购,最初的定价是56亿元,半年后,中路股份对上海悦目的收购调整为40亿元,尽管这个价格比最初少了16亿元,然而按照陈荣持股上海悦目25%的股权来算,依然能赚上亿元。
5年时间,从最初的2500万到如今的10亿元,陈荣这笔投资的浮盈率高达40倍。
至于如今的交易失败,其官方解释是,“反馈意见涉及事项较多”。
再看上海悦目,其主营业务是以面膜为核心的护肤品生产和销售,以及彩妆代理。“膜法世家”是主打品牌。中路股份曾披露公告显示,上海悦目2016年到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8亿元、9.39亿元和4.6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9068万元、2.72亿元和9323万元。
年收入近亿元,却选择被收购,对于上海悦目而言,或许是为了借助中路股份曲线上市。
然而,对于中路股份而言,这笔投资让人看不懂。曾有中路股份投资人抱怨“中路股份已经连续14年没有分红,却有钱投资其他非主业实业”。
这里的非主业实业包括投资广东高空风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高空风能),以及收购上海悦目化妆品公司。
2014年,中路股份以7000万元收购高空风能,并将其纳入上市公司股权。值得注意的是,野马财经发现,高空风能同样是陈荣持股的公司。
也就是说,不论上海悦目还是高空风能,陈荣都是直接受益者。
然而,收购的高空风能,对于中路股份,未必是好事。财报显示,从2014年收购至今,高空风能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亏损2326万元。
主营不济,中路扶摇
除了收购业务不盈利外,中路股份的主营业务也不尽如人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是连年亏损。2018年亏损3400万,而2017年和2016年,这个亏损的数额分别是3558万和2245万。
亏损至此,很明显主营业务已经撑不起总市值近50亿元的中路股份。其2017年年报显示,主营业务收入5.78亿,同比减少11.68%。
图片来源:中路股份2017年年报
有意思的是,在2016年中路股份的主营业务却有所上涨,达到了6.54亿元。
这得益于2016年共享单车爆发式的发展,仅2016年,中路股份就生产了约143.3万辆自行车。
图片来源:中路股份2017年年报
但是随着2017年,共享单车开始“退热”,中路股份的业绩也受到影响。虽然2018年完整财报还没有公布,但是预计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相比2017年只会更少。毕竟2018年,共享单车已经狼狈退出风口,只剩几家头部企业在苦苦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