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姚露
本报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当销售旺季的热潮退去,白酒行业提价的消息接踵而至。除了一部分酒企发力高端市场的战略提价外,因经营成本上涨而提价的酒企也不在少数,而劲酒则属于后者。
近日,作为保健酒龙头企业,劲酒在日前发布涨价通知,一如既往地瞄准中国劲酒系列产品提价,其中125mL35度小酒时隔两年从15元提价至18元。在市场上许多小酒早早迈过30元门槛之际,劲酒还在20元以下徘徊。业内不禁发问,随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劲酒此刻提价是否受到业绩压力?其小步慢跑的发展节奏还能否对抗年轻化小酒的猛烈攻势?
劲酒再提价
《华夏时报》记者从劲牌有限公司获悉,其近日下发调价通知,对中国劲酒系列产品的终端价格体系进行了统一调整,劲酒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提价属于正常的营销调整。”
不过,《华夏时报》记者从劲酒客服人员处核实了解到,此次价格调整包括中国劲酒系列125mL35度、258mL35度、520mL35度、520mL35度盒装,在流通渠道售价分别不得低于15元/瓶、28元/瓶、50元/瓶、55元/瓶。同时,在餐饮渠道,以上产品终端售价分别不得低于18元/瓶、32元/瓶、59元/瓶、68元/瓶。
对于此次提价,劲酒解释:“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劲酒产品品质,我们对原酒陈酿时间进行了延长、组方原料进行了优化,并全面应用了第二代数字提取技术,产品改进也相应带来产品成本的上涨。”
同时劲酒方面提道,近年来因药材、原料、包装、物流、人力等成本不同程度上涨,劲酒的生产成本也大幅提升。本次提价是为保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近几年,劲牌旗下产品小幅度上调价格时,对外均归因于受原材料上涨影响。上一次公开调整价格是在2016年12月,公司对旗下劲酒系列125mL、258mL、520mL等共8款产品的终端供价进行提价。
竞争下业绩承压?
酒类商品涨价的信息在2018年一直“高烧不退”,自2019年初以来,五粮液(95.000, 4.70, 5.20%)、茅台、洋河等先后涨价;而小酒早在2018年开始就已经动作频频,江小白、小郎酒甚至早已跨过30元的门槛。相比之下,同样主打小瓶酒的劲酒小步慢跑式提价反而显得别具一格。
白酒分析师蔡学飞认为:“考虑到劲酒的百亿体量与劲酒特殊的渠道驱动拓展模式,小步慢跑有利于劲酒的稳定与发展,但是年轻化与时尚化的趋势下,劲酒确实又面临着竞争力不足的情况。”
目前众多知名白酒企业纷纷开发或加大小瓶产品的推广,五粮液、泸州老窖(66.580, 2.19, 3.40%)、郎酒推出的小瓶装产品相继上市,小瓶酒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蔡学飞表示,目前劲牌旗下苦荞酒发展放缓,红标有老化的倾向,金标尚在培育,整个中国酒类市场分化明显,劲酒也存在着业绩压力。
同时,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分析称,保健酒市场目前只有品牌企业、而没有绝对领先企业,因此任何企业的决策都可能对市场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劲酒涨价是为了减轻部分经营成本压力,但也担心在竞争差异化不明确的情况下,涨价过快会造成与竞品的进一步同质化、影响收益。
另外,业内人士认为提价短期内会对于销量有一定的损伤,但是长远看,提价对于维持品牌价值,稳定市场信心,刺激渠道销售具有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