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苏平 上海报道
对中国汽车行业合资股比放开的政策,大众汽车集团高层近期透露,正考虑在未来两年内调整中国合资公司的股比。
消息一出,上汽集团立刻受到影响,次日股价下跌超4%。实际上,大众在中国共有三家汽车制造合资公司,除了上汽大众,还有一汽-大众以及江淮大众。其中,江淮大众于2017年底刚刚成立,初衷是向中国市场推出电动车。
对于在中国已经拥有两个强大车企合作伙伴的大众来说,江淮的地位相对较弱。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电动汽车制造项目对外资完全放开,江淮大众之于大众,已经成为一块可有可无的“鸡肋”。
作为起家于商用车的二线自主品牌,江淮多年来一直在大力发展乘用车。但“商转乘”进展也不顺利,其乘用车业务未来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合资企业。
另一方面,除了与大众合资,江淮还与国内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有代工合作。但自有品牌边缘化的情况下,无论蔚来能否在市场上突出重围,江淮乘用车面临的形势都不乐观。
江淮大众地位尴尬?
大众与江淮的合资项目备受期待,它在安徽省的地位与特斯拉工厂在上海的地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2017年6月,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签署投资协议,仅一个月之后,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项目便在合肥动工。当时的动工仪式上,安徽省领导等悉数出席,该项目也被视为安徽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一号工程”。
与特斯拉上海工厂类似,江淮大众纯电动乘用车项目也进展迅速。2017年12月,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次年4月便发布了合资公司全新品牌SOL(思皓),5月,其首款量产车型E20X便举行了下线仪式。
不过,原定于去年三季度上市的E20X却杳无音信,有媒体援引江淮大众相关人士消息称,该款车将推迟至今年7、8月份正式上市。江淮与大众的合作,似乎遇到了问题。
近期,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迪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大众于六个月前对E20X进行了测试,但这款车在一些技术参数上与他们的预期标准尚有差距,希望在设计、技术等方面进行完善,而本月底前,预计会对改进之后的E20X进行测试,未来将加快车型研发速度和上市步伐。
迪斯表示,他们会尽力确保该车型在各个维度达到大众的严苛标准,不仅达到硬件方面的要求,而且也达到软件和互联互通领域的要求。
尽管在签署投资协议之时,江淮汽车表示:“将共同向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推出电动车型产品。”但从产品设计、后续进展等综合来看,江淮大众导入的更多的是江淮的技术,而非大众的技术。
3月24日,艾尔西汽车市场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志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电动汽车投资项目向外资完全放开,江淮大众对于大众的重要性在下降,“我不认为大众会向江淮大众导入一些自己的平台和产品,因为已经有了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
江淮大众降速后,2018年10月,上汽大众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在嘉定开工建设,按照规划的时间节点来看,其最终投产时间将在2022年。
同时,大众对于新能源积分也没有预想的那么迫切。由于过去几年狂飙猛进的发展,现在新能源积分是过剩的,据悉,2018年新能源积分在整个市场上占比已经达到16%,远超要求。
“充足的新能源积分带来的结果就是积分交易价格低,对于大众而言,江淮大众的存在意义在减弱。”曾志凌表示,大众目前的积分缺口只需要两三亿元人民币就可以填上,无需依赖于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的投产和入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思皓E20X迟迟不上市之余,大众江淮又传来了新的消息。2018年11月,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西雅特签署谅解备忘录,各方表示将共同开发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电动汽车平台,用于生产江淮大众车型。
“不同于其他企业与大众的合作,江淮大众是基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共创一个全新的、国际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共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国际一流的新能源研发体系。”江淮大众称。外界对此的解读是,西雅特品牌的电气化将在江淮大众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