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的集中整治后,百日行动取得阶段性进展,对“保健”市场乱象已经形成全面打击的高压态势。
14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在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工作进展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截至3月10日,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117万人次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商品进行检查,共立案6535件,结案2290件,案值77.9亿元,罚没金额2.68亿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74件。
“在各地查办的案件中,虚假宣传及虚假广告案件数量占比最高,两类案件共立案2531件,占比38.7%;结案733件,占比32%。违规直销和传销案件案值和罚没金额最高,案值49.54亿元,占比63.6%;罚没款1.94亿元,占比72.4%。移送司法机关案件主要涉嫌传销、危害食品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上述负责人表示。
1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3个部门共同决定,当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
此次百日行动确定了十类重点违法行为,分别为虚假宣传、组织虚假宣传行为;虚假违法广告行为;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宣传治疗作用的行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价格违法行为;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消费者合理要求行为;直销企业、直销员及直销企业经销商的违规直销及传销行为;相关企业或个人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行为,以“保健”为名开展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等。
尽管成效显著,但整治“保健”市场乱象依然存在诸多挑战。“在全国集中整治的执法高压态势下,保健市场很多违法行为受到了处罚,但是保健市场乱象生存的土壤仍然存在。”上述负责人表示,违法犯罪分子牟利的心态不易改变;利用会销等形式虚假宣传、虚假广告、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屡禁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