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常惊人地相似,大到朝代更替,小到政策轮回。这就给了爱读书、爱思考的人一种潜在机会:如果能预测未来,就可以顺势而为。只是“势”分大小长短,能真正灵活驾驭的,都是拥有大智的人杰,在芸芸众生中实在不多。
一、羞答答地拿出了那把“夜壶”
一大早,本公众号“藩丝财智厅”VIP课堂一位学员联系我:“老师啊,你判断太准啦!你以前上课说‘政府挺不过三年’,真是这样啊,网上说北京房地产交易要减税啦。”
政策的确变了——前天传出消息,上海市下调相关房屋交易税费,部分税费减半收取。具体规定是:1、网签时间为2019年1月1日(含)之后的,合同印花税税率由0.05%下调至0.025%;2、个人出售房屋增值税附加由11%下调为6%。原适用增值税及附加税税率5.55%的区域,自3月7日起增值税及附加税税率调整为5.30%;原适用增值税及附加税税率5.45%的区域,自3月7日起增值税及附加税税率调整为5.25%。下调时间自2019年3月7日起实施。
接着传出消息:北京个人出售住房,产权不满两年的按5%征收增值税,增值税附加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这3项税率此前分别是7%、3%、2%,根据京财税(2019)196号文,目前增值税附加税率减半。不过,北京市内不同区域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率不同,城六区内的房屋按7%,郊区的房屋按5%,县城内的按1%,因此,具体增值税附加税率的计算还要根据房屋所在地有所不同。
从去年开始,放松调控的苗头已经出现:2018年1月6日,兰州取消包括西固区等多个区域的限购;2018年7月4日,太原取消限售措施,不再要求必须满2年再出让;2018年12月18日,山东菏泽市取消一、二手房限售政策;2018年12月19日,广州对预售、网签价格指导机制进行优化,严禁签订双合同,这是首个变相松动政策的一线城市;2018年12月21日,珠海松绑限购,非本地户籍人才购房5年社保变为1个月起;2018年12月21日,杭州限购松绑,外地户籍在杭购房,社保或个税缴纳记录允许出现累计补缴3次的情况,但是不得断缴;2018年12月28日,合肥限购政策松动,部分区域可以不提供社保证明;2019年1月3日,青岛暂停高新区的公证摇号政策……至此,全国已经有不少城市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全国房地产政策呈现出一边倒的放松倾向,大家陆陆续续,羞答答地拿出了床底下的那把“夜壶”。
二、体制尚未大扭转,放松其实是必然
放松是形势所迫,这就是经济规律的力量吧。此前根据“十九大”报告等一系列文件,体制出现了调整的信号,房地产领域也有了建设长效机制的说法,其实是准备进行制度调整。但在整个经济制度特别是房地产制度未做出大改变之前,毕竟就业、税收等主要还由个体私营经济承担,市场的冷热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很大,而由于极强的产业关联作用,房地产又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极大。因此,房地产政策因时而变,也是必然。只是此前我们把握不住全国性政策放松的准确时间和放松的程度,也预测不准放松后的房价涨幅。但这一轮放松,我其实早就有预测,并在自媒体反复提醒了——
2018年5月31日,我在某自媒体公开写到:“我相信最近财政收入的下滑、地方财力的紧张、地方被迫以引进人才方式变相放松楼市调控、一手和二手房因限价引起的价格倒挂以及由此引起的官员寻租与哄抢,这些现象必然引起高层重视,政策上也必然有调整,这只是时间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