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王庆凯 国是直通车
中国农业农村部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对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做了解读。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4年以来,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6年对焦“三农”问题。一号文件为何持续聚焦“三农”工作?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一号文件又有何不同?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为何持续锁定“三农”?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即每年的“中发1号文”。
中共中央曾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关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部署。后来自2004年起至今,中央一号文件再度每年聚焦“三农”。
20日,韩长赋在国务院新闻办回应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提问时表示,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对亿万农民的关怀;另一方面,今明两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而小康社会的短板和难点就是“三农”工作。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很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尤其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三农”工作更应起到中国经济的“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赢得主动,要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5.420, 0.09, 1.69%)有效供给。
这首先需要稳定粮食产量。粮食事关国家安全,农业是支撑中国经济的基础产业,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其次是调结构。农业是基础产业,优化农业结构能够带动第二、三产业的优化调整。三是要继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其他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有何不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等八个方面作了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不只提到2019年,还对2020年的部分工作作了部署。此外,中央一号文件在脱贫攻坚、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优化农业结构等方面的诸多提法也值得关注。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决战决胜农村脱贫攻坚摆在了首位,并要求严查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加强脱贫监测,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严厉查处虚报冒领、贪占挪用和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同时提到,要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及早谋划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0年完成后的战略思路。
文件还指出,要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提升行动。这一说法引起民众强烈关注。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一直在市场处于弱势,此次能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提出,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方面,一号文件提到“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有外媒关心,这一提法是否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是否影响中国进口美国大豆?
韩长赋20日在国新办应询表示,中国是大豆重要原产地,将会根据自身自然优势,合理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但中国大豆靠进口的格局不会改变,未来将会对更多国家开放进口,扩大进口来源,美国也将是中国大豆的重要进口国。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八个方面对“三农”做了工作部署,据国是直通车记者统计,着墨最多的当属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尤其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直备受关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一锤定音: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