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专家:离开专业市场广州剩啥 转型服务大湾区城市群


2019-1-26 13:02:09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振,黄婷 广州报道

  受电子商务、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广州市诸多专业市场纷纷转型。从最早提出鼓励专业市场发展到如今,广州提出引导专业市场异地发展,这背后是广州的城市转型。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摆在广州面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找准新的方向,向国际商贸中心转型。

  作为商贸之都,广州专业批发市场发展起步早、历史长、总体规模大,流花服装、站西鞋材、狮岭皮革、三元里皮具、中大布匹、江南果蔬和增城牛仔服装等产业集群享誉全国。

  但近年来,受电子商务、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广州市诸多专业市场纷纷进行转型尝试。同时,从最早提出鼓励专业市场发展到如今,广州提出引导专业市场异地发展。

  早在2016年2月,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时,就提出国际商贸中心是广州的城市定位之一,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广州如何利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契机,实现向国际商贸中心转型?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张昱。

  专业市场之变

  《21世纪》:从广州市国规委和市商委联合发布的《广州市“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布局专项规划(2017-2020年)》看,到2020年底前,广州将有16个不符合规划,对城市交通有较大影响的批发市场关闭或搬迁。广州对于部分专业市场提出关闭或搬迁措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张昱:我觉得要从两条线索来看,一个是城市发展面临的关键矛盾转移,另一个是专业批发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

  从城市发展这个角度来看,因为城市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关键矛盾不同,所以城市规划呈现出阶段性。第一,因为城市是一个综合功能体,要追求复合功能,而经济功能只是其中之一。第二,城市聚合的资源和承载的人口增多,对城市的资源配置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约束力也在不断上升。

  从专业市场的本身的发展规律来说,专业市场所面临的首先是商业技术的变化对商业渠道、业态和经营模式的影响,突出表现为网络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其次是成本提升的压力,专业市场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其地价、用工和水电成本都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水涨船高,经营的成本压力日渐增加。最后是生产要素的供求也发生了变化。

  《21世纪》:从最早鼓励专业市场发展到现在引导专业市场异地发展,广州近年来对专业市场的政策措施变化说明了什么?

  张昱:广州专业市场的发展主要始于上世纪90年代,它的背景是以广州为前沿地带的改革开放,专业市场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带有自发性的,政府是在放权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行政管制。随着专业市场规模的壮大,政府开始重视并加以扶持,包括允许专业市场在原址经营、提供城市基础设施、便利条件等。

  专业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开始与其他城市功能争夺要素与空间,比如造成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人群大量集聚导致公共资源不足等问题。

  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导致产业布局的变化,这是对专业市场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在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广州产业发展的重心往制造业倾斜;2012年后,广州重新巩固商贸中心城市的基本定位,更加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对传统商贸活动升级转型的推动。

  另外,政府的发展理念也发生了转变,十八大以后,创新、绿色、协调的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这些都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工具来实现,城市规划成为引导专业市场发展的重要依据。

  《21世纪》:在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做到与市场“无形的手”配合?

  张昱:当前对专业市场的搬迁更多体现了城市规划对经济活动的引导和约束。政府既要能培育、发展、扶持市场,也要发挥规划的职能。政府的目标不仅涉及经济层面,不过即使单就经济目标而言,也并非只关注特定业态和特定人群的利益,需要做到多重目标、多种利益的协调和平衡。

  所谓规划就是在较大时空范围之内的计划,是对市场配置资源方式的一种补充。成功地发挥规划的主动性,可以避免市场本身规律引起的大起大落或者发展缓慢。规划的制订既要符合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发展的现实,又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国际上也有“柔性规划”“弹性规划”的理念,就是尊重市场的自发秩序,规划以提供引导,减弱规划的强制性,但关键在于度的把握。柔性规划或弹性规划需要有良好的公民社会和共治共理的基础。

  商贸之都广州向何方转型

  《21世纪》:2016年2月,国务院将广州的城市定位明确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中央赋予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定位,有何深意?

  张昱:对整个国家来说,粤港澳地区是中国当前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已经呈现出发展为世界级城市群的雏形。这个区域密集分布着多个世界级城市,在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各有特色。

  中央赋予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定位,既是基于广州城市发展历史和自身发展规律,也反映了中央对粤港澳珠三角城市群中核心城市在功能多样化、优势互补及竞争合作过程中的期望。

  《21世纪》:要打造国际商贸中心,需要哪些因素?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方面,自古就是商贸之都的广州具有哪些优势?

  张昱:广州作为历史上的商贸之都,具有的优势首先是地理优势。一方面广州历史上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商船穿越马六甲海峡可以抵达印度洋和地中海;另一方面它在珠江出海口上连通粤东西两岸。当前,随着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力不断增强,地理因素的重要性在逐步下降。

  第二个优势是成熟的市场意识和良好的市场规则。由于广州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小,改革开放又走在全国前列,再加上毗邻港澳,市场规则在广州深入人心。

  除了地理交通因素、市场规则和要素之外,商业技术发展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重要因素。历史上世界商贸中心的转移,往往跟关键的技术突破有关。从目前来说,商业技术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就是怎样把互联网和传统业态相结合,产生新的商业形态,达到“1+1>2”的效果,广州需要把原有的商贸业基础和优势整合进这种新的商业形态中。

  《21世纪》:在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下,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枢纽城市,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面临哪些新的挑战?需要解决哪些短板?

  张昱:广州要借助一些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强化枢纽作用,实际上广州有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海港、空港、高铁样样俱全,但目前连通性较差,集疏运效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另一个挑战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广州要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像深圳这样的新兴城市发展速度非常快,又有像香港这样老牌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如何在城市群中发挥独一无二的功能,对广州来说是个重要问题。

  广州是大湾区城市群中的一个服务性的中心城市,服务业占比已经连续好几年超过60%,而且还在进一步上升。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深圳服务中心的特色也很鲜明,深圳的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紧密结合,技术密集型特征特别鲜明,深圳的服务业也有特定的辐射半径。

  广州的服务性怎么体现?辐射半径包括哪些城市?这是当前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广州要把握好作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历史特色,通过经济动能的转换、经济形态的更新、城市功能的增强,焕发出新的活力。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五问五答|看忆联eMMC如何赋能智能电视长效稳定
·暑期旅游博物馆热得发烫:门票“一票难求”,广场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兼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倪
·小林制药将调查93名消费者死亡详情
·经济日报:个人网贷信息接入征信系统,既是约束也
·证券日报:年末购金热度高涨,2024年仍将是黄金小
·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上市首日跌18%:上半年净利
·绿色共赢未来可期 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举
·华为携手久事体育中心公司发布上海体育场智慧场馆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英雄联盟开展“美好乡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