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环球时报社评:中国春运热闹 经济就前景光明


2019-1-21 10:50:06

 中国的春运21日拉开帷幕,据官方估计,40天的春运期间将有29.9亿人次出行,较去年继续上升。这个数字足以把整个世界惊晕过去。

  中国春运一向是乌泱乌泱的人群,但如今它的内涵要丰富多了。过去春运的主要任务是运送农民工兄弟和大学生等在外工作、学习的人们回家,现在旅游者的数量逐年增加,高铁成为活跃在春运一线的主力交通工具,整个春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也走到了世界前列,这些意义深远的变化在最近十年内不断加速。

  活跃的交通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基础,中国人流动的活跃度年年都在增加,春运是交通繁忙的巅峰,其实中国平日的交通繁忙度也不断刷新。现在小长假甚至很多周末的出行也很活跃,高铁经常一票难求。很多中产阶层人士的探亲和旅游在逐渐常态化,大城市的人去远距离的外地工作也越来越常见。

  中国经济转型这几年扎实推进,GDP中的虚化因素不断被挤压,腐败等尤其被遏制,经济数据虽没过去好看,但中国的交通繁荣却没有消散,反而展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张力,这是中国经济结构在优化、后劲在循序释放的有力体现。

  过去每到春节之前,城市里的外地人几乎都在谈论怎么回家,尤其是发愁如何买到火车票。现在这个问题缓解多了。这是因为交通工具的可选择性大了,越来越多人的收入也能够支付得起各种先进交通工具了。在公路拥堵几率增加的同时,春运带给火车和飞机旅行者的焦虑和路上痛苦都在下降,对后者来说,无论回家还是旅游,更加成为了愉快的事情。

  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春运的内涵继续扩张,中国经济就只会是在调整的,而不太可能出现整体萎缩。春运的质量和安全持续提高,就说明中国现代化在往前走,我们在不断克服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过去春运经常出现局部地方旅客、其中主要是农民工兄弟在火车站的大量滞留,现在那种情况很少出现。这一是因为交通工具更丰富、快捷了,二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布局逐渐趋于合理,交通极端峰值所意味的挑战和机会溶解到了中国经济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给出的答卷总体是合格的。

  春运一度是中国这个第一人口大国工业化浪潮中最突出的困境之一,它没有爆炸,而是更多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线索,这应当视为中国一项体制性的成功。解决春运问题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和技术问题,但远不仅限于此。它需要对这项工作长期不懈的推进,需要地方的积极性和中央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引导。搞好每年的春运常被提高到政治高度来认识,这就是中国。

  年底年初之际,不乏有一些西方媒体唱衰中国2019年的经济。中国每年都有自己的问题和困难,但西方媒体很难能把握准它们的性质。西方媒体人、包括经济学者需要深入到中国社会中,比如置身于中国春运大潮中,认真体会中国经济与西方不那么一样的底盘,感受这个国家里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中国老百姓对改善生活的愿望和付诸行动的积极性无疑是全世界最高的之一,这是中国经济动能的最大来源。当中国人心中的这团火在全球化时代越烧越旺的时候,中国经济怎么可能“熄火”?希望所有研究中国经济的西方人都首先正视这个逻辑。

责任编辑:张国帅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五问五答|看忆联eMMC如何赋能智能电视长效稳定
·暑期旅游博物馆热得发烫:门票“一票难求”,广场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兼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倪
·小林制药将调查93名消费者死亡详情
·经济日报:个人网贷信息接入征信系统,既是约束也
·证券日报:年末购金热度高涨,2024年仍将是黄金小
·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上市首日跌18%:上半年净利
·绿色共赢未来可期 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举
·华为携手久事体育中心公司发布上海体育场智慧场馆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英雄联盟开展“美好乡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