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一张榜单尽显中国经济的“大事”与“大势”! “2018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点击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业领袖
个税申报才知“被法人”:不妨借此契机集中解决存量问题
▲图/视觉中国(24.810, 0.41, 1.68%)
登录后,才发现自己比周围人多了个“办税权限”,点进去才知自己是企业法定代表人,之后通过天眼查得知,自己还是1家企业股东、4家企业监事;被注册成为法人的公司在异地,还曾在税务部门开了1000万元的发票,处于纳税“非正常状态”……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随着个税App上线,有些年轻人遇到了“被就业”、“被法定代表人”(以下简称“被法人”)问题,他们为此不得不走上证明“我不是我”的维权路,这条路并不平顺。
原本只想做个安静的“申报者”,却陡然发现自己在自个儿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企业法定代表人,这大概就是“种豆得豆还得瓜”。只是这“瓜”不怎么甜:出任CEO、名下有公司,固然是很多人之所欲,但以这样的方式成了“法人”“老总”,恐怕算不上意外之喜,只能算是膝盖中枪。
就目前看,个税申报已然成了发现“被就业”“被法人”问题线索的渠道。许多“被法人”的人,都是不登个税APP不知道,一登吓一跳。这可以理解:近年来,为简化程序,工商部门对公司注册材料主要做形式审批,不做实质审查,有些违法行为人就利用工商登记便利,冒用他人身份钻空子。由于公司注册成功后并无主动知会“法定代表人”的程序,被冒用身份信息者往往也蒙在鼓里。
而个税App的“任职受雇信息”“办税权限”等板块,则在“同步”了个人涉就业社保等多重信息后,为后知后觉的当事人提供了知情渠道和信息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