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2月的“4+7”11个城市带量采购正式启动,入选药品降幅远超之前预期,2019年初,有药企因为成本上涨放弃之前的带量采购销售资格。
1月3日,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发布通告:尼美舒利口服常释剂型为上海市医疗机构第二批集中带量招标采购品种(编号:SH-DL2015-1),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尼美舒利分散片(100mg×20片/盒)自愿以带量采购中标价格供应。现因成本上涨,企业提出无法按原价继续供应,经研究决定,自2019年1月7日起取消该药品采购资格。
根据2015年12月31日发布的《上海市医疗机构第二批集中带量招标采购文件》(SH-DL2015-1),对包括尼美舒利口服常释剂型在内的药品进行集中带量招标采购。其中湖北舒邦药业为尼美舒利分散片中标企业。
同时,带量采购品种范围内的原本市中标药品和带量采购招标质量入围药品,如自愿调价到不高于带量采购中标价格的,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可在本通知公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至药事所办理确认手续。康芝药业的尼美舒利分散片即为自愿以带量采购中标价格供应。不过,仅仅2年后,康芝药业便表示因成本上涨无法以原价供应。
尼美舒利是一种解热镇痛药,从带量采购中标企业价格来看,100mg×20片规格每盒售价不超过17.53。
此前已经发生多起药企主动撤标的事件。
2017年,四川、湖北、甘肃、内蒙古相继出现药品主动提出取消挂网资格申请,其中四川申请撤网的药品达到424个品规。
无论此次的尼美舒利,抑或之前主动撤网的品类,比如复方感冒灵片、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蒙脱石散等,大多属于常见药、低价药品种。
药企退出带量采购,主动撤网,直接后果则是常见廉价药的短缺。
从上海市样本医院的数据来看,康芝药业的尼美舒利在2017年占约13%的份额。此次尼美舒利退出供应对市场影响应该不大,不过,从以往媒体报道来看,由于成本上涨等因素退出供应的救命药也不在少数,廉价救命药的短缺,使患者们不得不选择昂贵的替代药品。
综合看其理由,多是中标价较低,企业面对原材料、人工、税负等成本上涨,无利可图,无法继续生产。同时这些药品利润微薄,在没有真正改变以药养医的前提下,药店、医院也不太愿意采购这些药品。
原料上涨已成不争事实,2018年国内多起原料药价格暴涨,比如扑尔敏原料药市场报价由2017年10月份的280元/公斤上涨到2018年5月的3000~5000元/公斤。
目前药品定价与招标体系下,一旦药品以低价招标并定价,无法根据市场情况改变价格,很难通过涨价消化新增成本,只好减产甚至停产。
带量采购让一致性评价药品替代昂贵的过专利期的原研药,从而降低药价的目的正在逐步实现,长期来看,也会驱使行业加大新仿制药开发、创新药领域的投入,加速产业升级。
不过,对于中标价较低的问题,业内此前已经有担忧的声音,在低价入选的前提下,厂家在招投标过程中尽力压力报价,甚至接近成本价,能否保证药品质量和稳定供应,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