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出生人口数量连年下降 专家:明年新生儿或跌破1500万


2018-12-25 20:21:00

 出生人口数量连年下降,专家预计2018年新生儿跌破1500万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2018年是我国全面放开二胎的第三年,曾经预测的新生儿呈井喷式上涨的景象并未如期而至。

  “虽然官方至今也没公布全国前11个月的新生儿数据,但通过部分地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的出生人口比去年减少100多万到200多万。”12月25日,长期研究人口与生育问题的专家何亚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即便如此,从近期的形式来看,我国近期不大可能明确宣布取消计划生育,但计划生育会逐渐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只要计划生育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实际上也就全面放开生育了。

  在全面二胎政策实施的2015年,曾有专家预测,全面开放二孩后会造成“婴儿潮”现象,甚至建议要做好抑制人口增长过快的准备。不过这些担心似乎是多余的,现实情况是,“呈井喷式的上涨”不但没有出现,生育率反而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

  出生人口数量连年下降

  在执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之后,2015年,我国实施了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然而,世事难料。

  2016年,受2015年刚刚放开二孩政策的影响,促使出生人口显著增加,达到1786万人,同比增长了7.9%,增速创下自2011年以来的历史新高。2017年,根据当时的卫计委预测,我国新生儿数量应该在2023万人左右,然而,2017年的新生儿数量不仅没有到达卫计委预测的数量,反而比2016年的人口总量增长数量减少了60余万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相比2016年数据而言,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都有小幅下降。而这种下降或会延续。

  “就目前的数据来看,我比几个月前更悲观一些,今年新生儿数据依然会继续下降。”12月25日,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人口与未来”网站联合创始人黄文政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预测,从各地出生人口的同比下降数据来看,2018年出生人口很可能跌破1500万,甚至跌至1400万左右的水平,国家统计局的正式数据一般要到一月下旬公布。

  记者梳理数据发现,2017年全国生育率最高的山东,在2018年上半年多地出生人口下降。以烟台为例,当地卫计委数字显示,烟台2018年上半年出生26902人,同比下降16%左右。而青岛市公布的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市户籍出生81112人,同比减少21737人,减少21.1%。

  除此之外,江苏、贵州、天津、山东、湖北等出生人口数量同比也有下降。

  究其原因:首先,育龄妇女(15-49周岁)持续减少,特别是70后、80后的妇女退出生育旺盛期,90后成为生育主力,参与生育人数逐年减少。其次,在经历了两年补偿性生育后,全面两孩政策累积势能释放逐渐趋缓,往年符合政策的人群在前两年集中生育后,从2018年开始,两孩生育逐步进入常态,出生人数下降在预料之内。

  “具体数据的准确性不好判断,更系统和完整的人口数据恐怕要等到2020年人口普查结果出来。根据以往经验,由10年一次人口普查数据回测的出生人口往往要显著低于每年公布的出生人口数据。其中最突出的是1999年出生人口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9年的出生人口是1909万。但在2000年人口普查与此大致对应的2的1岁人口仅为1150万。而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与此大致对应的11岁人口则又为1394万。”黄文政表示,即使考虑到夭折和统计时间窗口的差别,1999年当年公布的出生人口比2010年人口普查回测结果高出四五百万。考虑到管理的改善,相信目前公布的年出生人口数据可靠性应该有所提高,但究竟是否还存在严重高估目前还难以判断。

  “计划生育”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2018年新生儿数量具体数据尚未发布,但是,根据各地已发布数据来看,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在所难免,而这样的直接后果是老龄化严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将影响消费结构,而消费结构又决定了经济发展结构。

  就此,黄文政表示,人口结构恶化对经济的影响最多百分之几十,但是人口规模衰减的影响是十几倍、几十倍,如果这种趋势不能逆转,中国的发展将被釜底抽薪。

  “即便如此,近期不大可能明确宣布取消计划生育。”何亚福表示,根据机构改革时间表,地方机构改革全部任务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卫计委也将改组为卫健委,撤销与计划生育相关的部门。届时,计生协会有可能接手以前计生部门的一部分工作。计生部门属于政府部门,有执行计生政策的行政强制权力;但计生协会属于非营利性群众团体,没有行政强制权力。可以预测,届时的“计划生育”将从管理型的计划生育转变为服务型的计划生育,也就是说,届时的“计划生育”将与国际接轨,回归计划生育的本来意义,提供自愿的避孕节育服务以及生育健康咨询服务,而不是像以前的计生部门那样处罚多生孩子的家庭。

  据记者了解,就在近日,青岛便已在全国率先制定新时期基层计划生育的工作规范,由过去的一刀切、强制服务,转变为分类管理、按需服务。

  比如,推广计划生育服务事项村居代办、一站式服务和网上办理,让群众少跑腿、“零跑腿”;强化母婴设施和妇幼保健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将增加的产假纳入了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并且,初步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保障政策体系。

  不过,从长远来讲,黄文政依然表示,生育愿望从来就不应该受到控制,所以最终就是要全面放开生育政策,而且越早越好。同时,长期来看,生育率将一直走低,所有人都会成为受害者,所以政府以扶助家庭的方式鼓励或者奖励生育来提高生育率合情合理。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五问五答|看忆联eMMC如何赋能智能电视长效稳定
·暑期旅游博物馆热得发烫:门票“一票难求”,广场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兼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倪
·小林制药将调查93名消费者死亡详情
·经济日报:个人网贷信息接入征信系统,既是约束也
·证券日报:年末购金热度高涨,2024年仍将是黄金小
·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上市首日跌18%:上半年净利
·绿色共赢未来可期 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举
·华为携手久事体育中心公司发布上海体育场智慧场馆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英雄联盟开展“美好乡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