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韩国科学家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别重踏我们的弯路


2018-11-26 22:22:17

  11月26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引发业内轰动。122位科学家联名签署声明,对“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研究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韩国也曾经经历了重大研究伦理事件,并引发韩国科学界的自我检讨和反省。其中“黄禹锡干细胞造假事件”更是引发全世界科学界的关注。黄禹锡曾任国立首尔大学兽医学院首席教授期间,曾从事干细胞的研究。

  2005年12月,他被揭发伪造多项研究成果;调查表明:黄禹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均属子虚乌有,且涉嫌多起违背研究伦理的事件,第一财经记者独家联系到韩国知名生物学家柳勇俊(音译),他曾公开质疑并揭发黄禹锡违背研究伦理,并参与到造假事件的后期相关调查及处理,在调查结束以后柳勇俊从大学离职,现在一家民营研究机构工作。

  在听到第一财经记者的来意以后,柳勇俊直接表示“对事件已有耳闻”,并称已经引发了韩国本地科学家的探讨,“正因为我国学术界曾经历过学术界的伦理危机,而且近年来韩中两国的学术交流愈加密切,所以对于这场有可能会引发伦理危机的事件会保持更多的忧虑和关注。”

  柳勇俊认为,无论是从生物科学的角度,还是从伦理的角度来看,基因编辑婴儿“很难认为是正当的”,尤其是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准确性,以及事后效果没有充分验证的情况下,而且将技术适用在婴儿身上存在巨大的风险,“基因编辑技术本身并不是新鲜事物,每一个进入学界的生物学家可能都对这个技术有所了解,但并不是每一个科学家都会尝试,因为没有人知道基因的编辑对群体性的影响,尤其还是适用在无法自主表达自身意愿的婴儿。”

  “先不说技术是否有效的问题,可是谁来为这一对婴儿的选择负责?很明显,这场试验无论从程序上,还是对于未来持续研究将对群体所带来的危害没有任何考虑。”柳勇俊强调道。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五问五答|看忆联eMMC如何赋能智能电视长效稳定
·暑期旅游博物馆热得发烫:门票“一票难求”,广场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兼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倪
·小林制药将调查93名消费者死亡详情
·经济日报:个人网贷信息接入征信系统,既是约束也
·证券日报:年末购金热度高涨,2024年仍将是黄金小
·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上市首日跌18%:上半年净利
·绿色共赢未来可期 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举
·华为携手久事体育中心公司发布上海体育场智慧场馆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英雄联盟开展“美好乡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