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陈吉宁: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 总投资超1000亿元


2018-11-12 23:40:34

陈吉宁: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 总投资超1000亿元

  据新华社电 民营企业座谈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为各省区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围绕座谈会相关内容,记者近日专访了北京市市长陈吉宁。

  民营经济是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记者:北京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如何?

  陈吉宁:民营经济是首都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总的看,北京的民营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实力强。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2.45万家,年营业收入达3.6万亿元,实现利润2500多亿元;营业收入总额在2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07家,世界500强企业3家;北京辖区内民营上市企业163家,占全市上市公司比例过半。

  ——活力足。北京民营企业最具代表性的是科技创新型企业。今年1月至9月,全市新设科技型企业5万多户,平均每天新设近200家。

  ——业态新。北京的民营企业中,第三产业占主体地位,数量达80%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精准医疗等领域不断推出创新服务和产品。

  ——贡献大。北京市共有民营企业13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解决了6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辐射广。北京的民营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017年完成进出口279.6亿美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7300多家。

  长短结合、精准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记者:北京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陈吉宁: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拨云见日,在思想上纠正了社会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在行动上划出了支持民营企业的 “行军图”和“作战图”,极大地提振了信心、巩固了决心、聚拢了人心,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要逐项对标,把每一项任务都落实落细。北京市、区两级四套班子近期开展民营企业深入走访活动,仅市领导就走访了300多家,既帮助企业解决了突出问题,也深化了各级干部对产业、对企业的理解。

  当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我们总的思路是长短结合、精准服务,通过五个“一批”精确制导,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送出一批含金量十足的“服务包”。通过“一企一策”“一业一策”,针对性解决企业用地、用房、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各部门全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共同推动“服务包”承诺事项落地。

  ——推出一批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纾困的硬招。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问题,我们建立了“股+债”的支持方案。市、区和社会资金基金共同建立总规模超过 350亿元的纾困“资金池”,支持上市企业开展股权融资。鼓励北京地区符合条件的平台和机构,在沪深交易所发行纾困专项债,支持民营企业进行债券融资。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我们扩大市级融资担保基金到100亿元,设立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设立70亿元的再贴现额度专项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继续用好300亿元的常备借贷便利额度。

  ——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医疗、养老、旅游、便民商业等领域的60多个项目向民间资本公开推介,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我们要拆掉各种隐形门槛,鼓励民企参与或控股。

  ——落实一批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政策。我们在国家规定幅度内把法定税率降到最低水平,2018年新增减税约400亿元,2019年将进一步扩大;适度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确保征收方式调整后企业社保负担不增加;进一步清理规范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涉企收费,逐步实现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

  ——更大力度地清理一批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近期,我们决定把市、区两级面向企业和群众的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大幅压缩,市一级将由原来的2298项减至1130项,区一级也将同步压缩50%至60%。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五问五答|看忆联eMMC如何赋能智能电视长效稳定
·暑期旅游博物馆热得发烫:门票“一票难求”,广场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兼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倪
·小林制药将调查93名消费者死亡详情
·经济日报:个人网贷信息接入征信系统,既是约束也
·证券日报:年末购金热度高涨,2024年仍将是黄金小
·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上市首日跌18%:上半年净利
·绿色共赢未来可期 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举
·华为携手久事体育中心公司发布上海体育场智慧场馆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英雄联盟开展“美好乡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