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与发展前景受到舆论广泛关注。近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提出了新的目标,其中指出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
面对监管层的呼吁,国有银行已经应声而动。如11月9日,对民营企业的授信已经达到全行境内全部对公贷款近1/3的中国银行,发布了《中国银行支持民营企业二十条》(以下简称“《二十条》”),力图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在《二十条》中,中行特意聚焦了郭树清提出的“敢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文化。
中行出台续贷再融资政策
近日,郭树清提出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3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随着近期市场对于民营企业日益关注,国有银行对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陆续表态。
中国工商银行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针对小型民营企业,工行在系统内和全社会开展了“工银普惠行”活动,争取普惠金融贷款三年翻一番;二是面对大中型民营企业,举办了跟100家民营骨干企业的总对总合作签约,涵盖了装备制造、食品饮料、节能环保、IT电信、纺织、化工等多个行业。
此前中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四清主持了会议,专题研究加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工作措施。会议要求,中行作为国有大型银行,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狠抓执行落实,进一步做好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1月9日,该行发布了《二十条》,其中涵盖了“优化授信政策、提高服务质效、加强资源配置、健全尽职免责、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费用、完善服务模式和创新产品服务”等8个方面的20条针对性支持措施,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问题。
中行行长刘连舸表示,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截至今年9月末,中行支持民营企业授信客户5.37万户,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占境内全部对公贷款余额的30.18%。
《二十条》是否可以切实缓解民营企业的难题?中行给出了一系列数字作为回应:此次《二十条》是在中行开展了“1120”工程,即对1000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对100家企业持续跟进、对20家企业面对面访谈后,在广泛征求民营企业意见建议基础上制定的。
郭树清指出,要实现“一二五”目标,关键在于要推动形成对民营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