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信息港首页 > 信息资讯 > 财经快讯 > 浏览正文


天津:推出人才新政不是为了让外地工作的人来津落户


2018-5-20 11:24:52

 澎湃新闻记者 李闻莺 来源:澎湃新闻

  5月17日,天津市河西区“海河英才”引进落户办事大厅内,办理落户的年轻人。

  降低落户门槛的天津,正在对外地人才引进作出更为具体的限定。

  5月19日下午,《天津日报》通过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出台后,部分媒体和网民高度关注,为防止误读相关政策,天津市人社局以问答形式再次对政策进行解读。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该政策解读第二个问题为——在外地有工作单位的,能在天津落户吗?

  天津市人社局回答,天津实施人才新政,主要是吸引人才来天津创新创业。在外省市有工作单位的人员,不能按在津无工作单位申报落户。

  这一说法再度引起外界揣测。

  有人提出,审核部门如何判定申请人在外省市是否有工作单位?人社部门下一步是否会要求落户人才将社保转至天津缴存?如果如此,这一规定或将把大量在北京就业、却在想天津落户的“北漂一族”挡在门外。

  对此,5月19日晚,天津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尚未规定落户人才必须在天津缴存社保,“转社保就跟以前一样了,(政策)没有突破。”

  至于如何判定申请人在外省市是否有工作单位,上述工作人员坦言,这项工作在审核层面有一定难度,目前主要靠申请人的诚信和自律。此外,有关部门也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弄虚作假骗取落户资格人员进行追责。

  此前的5月16日,天津市发布“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放宽对学历型人才、资格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和急需型人才的落户条件。

  计划提出,全日制高校毕业的学历型人才在天津落户,本科一般不超过40周岁,硕士一般不超过45周岁,博士不受年龄限制,可直接落户。

  落户地点有如下选择:本人或配偶名下产权房;所在单位集体户;无产权房、所在单位无集体户的来津人才,在区人力社保部门指定的人才集体户落户;无就业单位的来津人才,在北方人才市场人才集体户落户并存档。

  5月17日,天津市公安局微信公号“平安天津”就人才引进落户实施办法作出“十问十答”。其中提到,学历型人才,凭提供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办理手续。是否在津工作不作为落户条件。

  这一较为宽松的要求,吸引了众多在北京、河北等周边地区工作的外地人才。就在大家的热情被引爆之际,天津有关方面给这些单纯“冲户口”而来的申请人作出一些限定。

  5月18日,天津市人社局开始强调先存档再落户。具体要求为,在津无工作、无名下住房人员,需先去北方人才市场领取提档函,持提档函回档案所在地提档并存放至北方人才市场,再拿着北方人才市场开局的证明。

  一天后,天津市人社局对在津暂无就业单位人才落户经办程序调整完善:由各区联审窗口出具提档函(北方人才市场已经发送各区行政许可中心),并对人才相关资料预审核,预审合格的出具天津市引进人才落户审批表。

 申请人持提档函和引进人才落户审批表回原籍提档后到北方人才市场,北方人才出具存档证明,人才持存档证明和引进人才落户审批表到区行政许可中心联审窗口办理落户准迁手续。

  澎湃新闻了解到,存档规定限定了部分想在天津落户、但在外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有申请人透露,其本人符合学历型人才落户要求。但由于自己在外地有较为稳定的工作,档案已存单位所在地,涉及工龄、福利等因素,调档至天津不太现实。

  天津市人社局有关人员也坦言,要求存档规定,确实让部分在外地工作的“体制内”人士难以落户天津。

  他同时解释,出台人才新政的目的,是为聚集人才、留住人才,让他们为天津产业发展、经济建设发挥助推作用。而不是让这些人才工作在外地,仅仅把户口落在天津。当然,难免有少数人为了落户违背诚信,他们也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一定责任。

(编辑:上海信息港新闻中心 xxg.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五问五答|看忆联eMMC如何赋能智能电视长效稳定
·暑期旅游博物馆热得发烫:门票“一票难求”,广场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兼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倪
·小林制药将调查93名消费者死亡详情
·经济日报:个人网贷信息接入征信系统,既是约束也
·证券日报:年末购金热度高涨,2024年仍将是黄金小
·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上市首日跌18%:上半年净利
·绿色共赢未来可期 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举
·华为携手久事体育中心公司发布上海体育场智慧场馆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英雄联盟开展“美好乡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上海信息港 xxg.sh.cn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详细声明请访问>>> 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信息港 上海华易信息港(xxg.sh.cn上海信息港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上海信息港发布会邀请及刊发稿件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 商业合作:021-34121912


ICP备案号: 沪ICP备2021019977号-2